image
20210617蔡承璋■中華公司治理協會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減碳排成國際趨勢 台灣企業應及早因應

美國總統拜登在世界領袖氣候高峰會議(Leaders Summit on Climate)上,公布對抗氣候變遷的新目標,宣布美國要在2030年以前讓溫室氣體排放較2005年減少50~52%,日本、加拿大、英國等國家領導人跟進在會中宣布減排新目標,中國規劃2030年達碳排峰值、隨後逐漸下降到2060零碳排。此次峰會的召開,象徵美國政府回歸去碳化與國際合作,更樹立了全球因應氣候變遷及低碳經濟的主流地位。

 從峰會舉辦至今短短二個月的時間,國際組織、跨國企業無不卯足全力提出淨零碳行動方綱、發布全球調查報告,像全球半導體業翹楚台積電宣布2050年將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提供生產電力。渣打集團《零碳倒數》(Carbon Dated)調查報告,就分析隨著跨國企業積極實現零碳轉型,對新興市場供應商將帶來風險與契機,應對身為全球供應鏈一員的台灣廠商有所啟示。時有巧合,台灣在同段時間爆發新冠疫情蔓延,加上大乾旱、缺電同時發生,國人驚覺健康、生命,甚至環境的危險,第一次距離如此接近。

 再回溯自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簽訂「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迄今超過120個國家已正式通過、宣布或考慮在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加總各國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一半以上,各國據此提出的法令規章,交織成為國際貿易市場的新規範,如上述的跨國公司主動表態、甚至參與制定,從自身的經營思維、公司治理逐步調整,範圍擴及營運與商業模式、產業轉型的準備、產品製程或服務流程的改變、人才的培育等,最常見的是提出創新營運模式,以符合未來的低碳經濟時代。

 渣打《零碳倒數》調查發現,供應鏈碳排放平均佔跨國企業總碳排放的73%,有67%的跨國企業表示,處理供應鏈碳排放將是減碳轉型的第一步。跨國企業的新思維、新行動,隨著供應鏈衍生將直接、間接地帶給下游供應商,該報告中也調查出,跨國企業會將無法配合減碳步調的現有35%供應商排除在供應鏈之外,原因就在於難以配合共同營造出「永續供應鏈」。

 跨國企業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改變供應鏈從過去的長鏈轉成短鏈,並強化供應鏈所在市場之整體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ety)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風險等面向的評估,跨國企業也不是自己做好這些議題的相關行動就好,藉著包容性(inclusiveness)的原則原理下,進一步考量供應鏈因素間接造成的環境與社會衝擊。

 台廠早已在全球供應鏈體系當中,許多廠商為國際知名大型品牌代工,就規模論有高達97.7%比例是中小企業,現在跨國企業透過供應鏈提出落實永續作為要求,面對如此強大的力道,台灣供應商「就是要處理、融入,別無它法」。我個人工作上經常需要與中小企業接觸,在永續議題部份,多數中小企業主誤以為只有大廠可以作,甚至大部分都不知道如何著手進行,我們會建議三個層面進行盡責調查與評估:1、環境:如廢物、能源;2、社會:如員工福利、職業衛生與安全、人權等;3、公司治理:如申訴制度、反貪汙、社區參與與透明度等層面,千萬不能再用舊有公司治理思維,來面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政府重視國際趨勢上的永續議題推動與風險認知,很早就針對電業法、水利法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等進行修法,將大幅提高企業的營運成本,主要就是要讓我國企業慎重思考與採取綠色與永續的全面轉型,提高企業未來的市場競爭與機會。根據Climate Smart組織的建議,中小企業可以從源頭管理開始,從作業與服務流程的改善著手,例如減少紙張與廢棄物使用、減少水電使用、內部溝通改採數位化等方式。中小企業亦可多透過政府資源與補助進行設備更新,例如改採購節油車輛或是節能設備,並設定中長期的減碳計畫與目標,將能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減少成本,也能降低未來能源或燃料成本波動的敏感度。

 現今企業經營面對的永續議題或風險,如上述的諸多現象或趨勢,多是過去沒有發生過、也缺乏參考案例,國際調查也顯示,供應商無法配合永續供應鏈進行減碳行動,主因有二:1、相關知識不足與數據資料不足;2、供應商提供的資料數據品質堪憂。這些都反映出中小企業需要有專家陪伴的更多練兵機會,包括人才的培育、產業的跨域合作,企業主和員工參與的永續活動實作等,公司治理協會設立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目的無非是出於攜手中小型上市櫃公司,一起探究有效解決永續風險的成功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