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製造業正面臨外流挑戰
發佈日期 2023.05.10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在大量外資與低廉勞動成本的優勢下,製造業蓬勃發展,並躍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近年來,隨著美中關係緊張,華府不斷擴大出口禁令,提高投資限制,許多企業開始有了重新布局、轉移供應鏈的念頭。此外,北京在疫情期間實行「清零政策」,也大幅影響工廠出貨時程,重創全球供應鏈,也加深各大企業將供應鏈移出中國大陸的念頭。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大陸的勞動成本已不如昔日般低廉;相較之下,越南、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反而更具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烏戰爭後,企業的布局思維也已從以往的成本考量,逐漸轉向追求供應鏈穩定,並意識到地緣政治的重要性。而臺海的潛在衝突,也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營風險。《日經亞洲》(Nikkei Asia)引述美國Kearney管理諮詢公司的報告表示,中國大陸的製造業正面臨外流挑戰,從而影響其世界工廠的地位。

「世界工廠」光環不再?

該報告指出,基於對智慧財產權、關稅、地緣政治和供應鏈韌性多方面的擔憂,全球製造業已開始移出中國大陸和香港。觀察2022年美國從亞洲14個低成本國家(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印度、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柬埔寨、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進口製成品的比例,中國大陸和香港合計佔50.7%,低於2021年的53.5%。儘管美國在這14個國家進口量在2022年增長了11%,但中國大陸的佔比仍持續下降。

報告中也提到,蘋果(Apple)和三星(Samsung)等消費電子公司,已將產線從中國大陸和香港轉移到越南及印度,以追求供應鏈多元化。為了把握這股轉移浪潮,許多國家不斷致力發展基礎建設,提供豐富的獎勵政策吸引投資,期盼打造自身的產業生態系統。

中國大陸光大證券也指出,蘋果的前200家供應商中,有17家在2018年已轉移至越南生產,到了2020年更增加到23家,當中就包含7家中國企業。此外,服裝和紡織產業也有外流的趨勢。該報告也提到,隨著勞動成本上升、供應鏈障礙和社會問題等因素,許多企業正加速轉向其他低成本亞洲國家進行布局。
 
回流生產興起,美、墨製造業得以受惠

除了將產線從中國大陸轉移至亞洲其他低成本國家外,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和接近消費市場,許多企業也紛紛將產線轉移到美國和墨西哥。其中,又以汽車產業最為顯著。《富比士》(Forbes)指出,墨西哥對美國最大的出口貨品是汽車和車用零組件。包含寶馬(BMW)、福特(FORD)、通用汽車(GM)、本田(HONDA)等世界大廠,都有在墨西哥設立生產據點。因此,任何計畫投入汽車製造,並於北美銷售產品的汽車製造業者,都有機會在當地尋得供應商。

此外,受到《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和《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CHIPS Act)的巨額補貼吸引,不少企業也開始赴美設廠,尤其是電動車和半導體產業。這些轉變未來都有機會重構全球供應鏈。

小結

自美中貿易戰開始,華府便多次對華祭出經濟制裁。隨著兩國關係日漸惡化,未來制裁力道也會持續加重。同時,中國大陸的勞動成本也不停上升,國內的商業環境也越來越困難。這些「內憂外患」的挑戰,勢必將影響企業的投資意願。中國大陸在過去數十年透過大量外資注入,成功帶動國內製造業發展,也為「阿里巴巴」、「小米」、「華為」等科技公司創立基礎。然而,隨著國際局勢變化,以及受到疫情、地緣政治、關稅成本等影響,不少原本在華布局的企業也逐漸外移至其他國家,追求供應鏈穩定與韌性。

即便如此,多數分析也認為,原來在中國大陸設廠的製造業,仍無法全面外移或與中國大陸經濟脫鉤。因為,雖然印度先前已超越中國大陸,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但據相關報導指出,目前印度的人均GDP僅有中國大陸的六分之一,其國民消費力仍不及中國大陸。這讓企業在面對美中分歧時,不得不制定更多應對方案。一方面,基於成本、地緣政治考量,將中國大陸的部份產能轉移至印度、越南等國家;另一方面,基於中國大陸龐大內需市場,繼續和北京維持關係。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於3月訪華便是其中一項例子。

但隨著產業外流規模逐漸變大,未來也將導致中國大陸國內失業率上升。近期不少報導就指出中國大陸的就業形勢嚴峻,年輕人正面臨嚴重的失業問題,這也興起「四不青年」和「卷躺潤獻」等網路流行用語。當失業人口增加、貧富差距擴大、創新投入減少時,中國大陸的內需市場是否還能成為吸引外企投資的誘因,仍待觀察。
 
 
 
 

   【資料來源:國際經貿服務網】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