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地區不在兩強間選邊站,近年對中美出口雙雙成長

2023-05-22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吳組長文忠

一、    依據馬來亞銀行研究(新加坡)日前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中國及美國之間的競爭使全球貿易及投資部署大洗牌,東協雖難以倖免衝擊,但由於採取中立態度,使2022年東協對美國及中國出口雙雙成長。
二、    上述報告指出,東協對美國及中國出口大幅度提高。在越南及泰國推動下,東協占美國進口比例,從2018年的7.3%成長至2022年的10.3%。東協占中國進口比例則更高,從2018年的12.6%成長至2022年的15%,主要由印尼及馬來西亞帶動。
三、    地緣政治競爭及出口管制使中美雙邊科技貿易量減少,電子業受影響最深。中國占美國電子進口比例,從2018年的52%大幅下跌至2022年的37%。東協占美國電子進口比例,則從2018年的17%成長至2022年的26%。
四、    為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日本及韓國刻正將投資部署轉移至東協地區。日本宣布將對「在岸生產(onshoring)」及「離岸生產(offshoring)」轉移至東協企業提供補助。日本對東協投資有所增加,其中對泰國、越南及印尼最多,對中國投資則停滯不前。另一方面,韓國自推動「新南方政策」以來,東協對韓國出口占比從2017年的16.6%成長至2022年的18.3%,同期韓國對東協的對外直接投資則大幅增加50%。
五、    在東協國家中,柬埔寨、越南及泰國是美國貿易轉移最大受惠者;柬埔寨對美國出口占比,從2018年的23.9%成長至2022年的45%;越南及泰國亦分別從2018年的19.5%及11.1%,成長至2022年的29.5%及16.6%。新加坡對美國出口占比,從2018年的7.4%成長至2022年的8.7%。
六、    至於東協對中國出口,印尼對中國出口在2018年至2022年間激增128%,其中,鎳(nickel)出口總額,從2021年的2億3,700萬美元暴增至2022年的44億美元,反映出印尼在中國電動車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鎳是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料。新加坡對中國出口占比,則從2018年的12.2%微升至2022年的12.4%。
七、    為因應地緣政治風險、降低成本,並在越南、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享有「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關稅優惠,中國企業亦將投資轉移至東協。依據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對東協對外直接投資在2018年至2021年成長44%。其中,中國對印尼、越南及泰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分別成長134%、92%及102%。同期,美國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占比,從2018年的5.2%減至2021年的3.1%。
八、    此外,東協在進口零件及資本財貨品(capital goods)越來越依賴中國,向中國進口中間產品及資本財貨品占比,從2018年的21%成長至2020年的24%。倘中美貿易戰情況及兩國緊張局勢惡化,預料將加大東協地區供應鏈遭受衝擊的脆弱性。
 

點擊率: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