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615黃齊元■藍濤亞洲總裁

如何創造與實現台灣價值

image
 ●由於新冠疫情,全球資金對尖端科技投資越發重視,台灣在這方面遠不如其它國家。圖/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美國富比士雜誌公布2021台灣十大首富排行榜,第一名是大家沒有聽過的大陸台商張聰淵,總資產淨值138億美元,創立全球第二大鞋業集團,去年以「華利」在深圳掛牌。除此之外,台灣老牌企業南僑子公司近期成功在大陸A股掛牌,成功募集10億多人民幣,股價上市後已大漲280%。

 同時間,在新能源車成為市場趨勢推動下,從事電池製造的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以345億美元身家超越李嘉誠,成為香港首富。曾毓群是大陸福建寧德人,現已入香港籍。寧德現在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電動車電池供應商,客戶包括特斯拉。5月底,寧德時代也創下紀錄,成為大陸首家市值破兆元人民幣的新經濟上市公司。

 香港資本市場募資量去年排名世界第二,總額募資量達513億美元,今年首季募資量139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三,主要以新經濟概念股為主。最近京東物流成功完成分拆上市,為今年香港第二大上市案,成功募資31億美元,為繼去年香港最大上市案京東健康後京東集團第三家上市案。

 這代表什麼意義?首先,中港資本市場依然受到投資人的重視,雖然近期大陸主管機關開始以「反壟斷」為由加強對互聯網平台的監管。其次,台灣企業在大陸上市逐漸普及,而且募集資金數量及估值遠比台灣高,創造不少財富。再者,新經濟企業正逐漸取代傳統中國大陸國營企業以及香港房地產集團,形成新的典範轉移。

 值得重視的是,並非只有中資看好中港股市,近期歐美外資更全面擁抱大陸市場,即使中美進入全面抗爭。美國投資銀行高盛最近宣布和大陸工商銀行在財富管理領域策略聯盟;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剛取得和建設銀行合資的許可;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則和招商銀行聯手合作財富管理業務。此外,歐洲資產管理巨人Amundi和施羅德都準備成立外資控股的資產管理公司。

 另外一個有趣的觀察是,即使美國近期法規對中國企業極不友善,但今年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仍不斷成長,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大陸最近加緊查核民營企業,特別是大型互聯網平台,繼主管機關對阿里祭出重罰之後,不少其它民營企業亦上了主管機關觀察名單如騰訊及美團。影響所及,部分企業寧可放棄中港上市,改在美國上市。但最近計劃在美上市的大陸Podcast龍頭喜馬拉雅被政府約談,希望其改在香港上市,未來動向值得觀察,說明大陸收緊監管的企圖心及中美地緣政治角力。

 由於新冠疫情,近期全球新經濟投資焦點之一是生技產業。德國BNT生技和上海復星醫藥的合作在台引起很大爭議,但重點是早在2020年3月復星即投資1.35億美元於BNT,股權投資金額甚至比後期輝瑞更多,最近新加坡淡馬錫主權基金亦以私募方式注資BNT。

 南韓總統文在寅近期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談後,三星生技公司與美國莫德納藥廠在華府簽署協議,三星生技將在韓國代工生產莫德納疫苗,供應美國以外的市場。莫德納也成為第四支由韓國業者受託在韓國境內生產的疫苗。先前還有AZ,美國Novatax及俄羅斯衛星5號疫苗等。

 這代表全球資金對尖端科技投資的重視,台灣在這方面遠不如全世界其它國家。美國和德國政府分別投資莫德納和BNT、新加坡政府淡馬錫投資BNT,而中國大陸復星則以純民間企業身分成功投資BNT。這些布局和政治實力無關,關鍵在於資本運作能力和膽識。台灣從來不願雪中送炭,長期布局未來,只想短線操作,現在疫情嚴峻,當然處於被動。

 令人刮目相看的是韓國三星。三星生技2011年才成立,現在幫全世界四大疫苗商代工。雖然有同樣的背景,台灣為何沒有台積電生技?所幸現在鴻海也開始投資成立生技代工公司。但這些都足以說明台灣除了技術和製造,不懂得運用財務操作和策略聯盟,將台灣價值發揚光大,現在是台灣反省和再出發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