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類也能做成紡織品、皮革與隔音建材?日本成功提取「菌絲漿纖維」(上)
發佈日期 2024.03.18
日本信州大學(Shinshu University)工程學院研究團隊近期在不破壞蕈類微型菌絲結構的狀況下,成功從蕈類的有性產孢結構「子實體」(Fuiting body)中提取出菌絲體(Mycelium)纖維,預計將有機會轉化為製成皮革及包材的永續性原料。

根據美國新聞網站《每日科學》(ScienceDaily)報導,信州大學於2023年10月21日將該實驗成果以「蕈菇子實體菌絲漿的製備」(Preparation of Mycelium Pulp from Mushroom Fruiting Bodies)為研究名稱刊登在《美國化學學會永續化學與工程期刊》(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當中詳述如何完整維持蕈菇結構又能簡易獲取菌絲體纖維。

網路科學新聞媒體《EurekAlert!》解釋,子實體是蕈類的多細胞孢子結構,不同種類的真菌其子實體大小、形狀及顏色通常也不會相同,大眾一般在土壤、腐木、樹木等基質看到的傘狀大型真菌物體便是菇類的子實體。而信州大學在蕈類子實體中所提取的菌絲體纖維又被稱作菌絲漿(Mycelial pulp),該菌絲集成體普遍被視為極具發展潛力的環保材料。
 
信州大學進一步指出,菌絲漿除可作為皮革與包裝材料用途外,亦相當適合製造隔音建材及紡織品,一旦菌絲漿提取技術發展成熟,未來將廣受加工製造業及消費大眾的喜愛。

信州大學研製這項技術的初衷為何?

《每日科學》表示,全球因人類活動每年產生數百萬噸廢棄物,其中有38%的廢棄物最後會進入垃圾掩埋場,然而這些被丟棄的物品裡有相當大的占比為塑料或其他石油終端產品,這些材料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分解或進行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因此在生態友善的前提下,找尋可在自然中分解且無害環境的塑膠替代材料顯得相當重要,同時也是眾多科學家及產業界努力的方向。

該新聞網站強調,蕈類子實體的菌絲漿富含蛋白質、幾丁質(Chitin)以及天然多醣(Polysaccharid),這使得由菌絲漿製成的加工原料易在自然環境中行生物降解,且生產成本低同時對環境的危害也甚小。

信州大學工程學院助理教授田川聰美(Satomi Tagawa)對此稱:「大型菇類的肉質產孢子實體過往常作為大眾的食物來源,然而近年來這些蕈菇也被轉製成日常居家用品,相較於傳統石化原料生產的商品,前者為更加安全、耐用及環保的材料。」

田川聰美教授亦闡明,研究中所抽取的菌絲漿為多團分枝菌絲體,該類菌絲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用於生產3維多孔海綿結構物體、2維薄膜材料,以及1維線性模組,這也代表從子實體提取的菌絲體纖維能廣泛應用在眾多日用品中。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